登录 注册 退出

当前位置: 主页 > 调剂信息

西安工业大学陕西省表面防护与功能涂层工程研究中心招收硕士生调剂

时间:2024-03-13

一、        个人信息:
姓名:王萍
性别:女
出生年月:1979年9月
籍贯:陕西
二、        头衔:职务、职称、人才称号、学术兼职等。
职务: 省工程中心主任,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
学位: 博士
职称: 三级教授
人才称号:现为陕西省创新人才攀登工程“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被授予 “青年英才”及“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获优秀青年教师奖励基金。
学术兼职:
1.        陕西高校“金属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技术”青年创新团队带头人
2.        陕西省高校“军民用轻合金表面防护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3.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轻合金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副主任
4.        西安市“军民用轻合金腐蚀防护与功能涂层”重点实验室主任
5.        陕西省腐蚀与防护学会理事
6.        中国材料学会镁合金分会理事
7.        《表面技术》期刊编委
5. 受邀成为Surface and Coatings Technology, Surface Engineering,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Journal of Rare Earths等国际著名期刊审稿人。
三、学习(本科起点)、工作经历
学习经历
2009年至2013年:西北工业大学  航空学院,博士
2002年至2005年:中国石油大学与北京科技大学联合培养  机电工程学院,硕士
1998年至2002年:中国石油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学士
工作经历
2023年至今:西安工业大学,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9年至2022年:西安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3年至2018年:西安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8年至2012年:西安工业大学,讲师
2005年至2007年:西安工业大学,助教
四、研究方向:
1. 材料与制造技术
围绕轻量化武器装备在恶劣工况条件下对耐蚀性、耐磨性、耐热性、超疏水及力学性能等综合性能的需求,开展轻量化武器装备的表面改性技术;
2. 材料表面强化及功能表面改性技术;
3. 材料腐蚀与防护技术;
4. 电化学及电池材料研究;
5. 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纳米颗粒、纳米棒、纳米晶须等)的合成、表征及应用
五、成果:平台建设、教学、科研、获奖等。
1. 平台建设、实验条件及实践基地
2019年获批陕西高校“腐蚀防护与表面工程”青年创新团队。同年与陕西20强企业陕西有色集团旗下的榆林新材料集团、陕西美鑫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了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轻合金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企业投资1800万元,学校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分析检测中心。于2020年在西安工业大学成立了轻合金技术研究院,在企业建立了轻合金产业化基地。2021年建立了首批陕西省高校“军民用轻合金表面防护”工程研究中心。2022年获批了西安市军民用轻合金腐蚀防护与功能涂层重点实验室。在省级创新团队、省级工程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平台下,可提供优秀的师资团队及实验室条件。
2. 教育教学
主要从事材料表面工程、腐蚀与防护、电化学及纳米材料方面的研究及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主讲课程包括《材料腐蚀与控制》、《功能材料》、《普通化学》、《工程化学基础》、《材料发展概论》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参编国防工艺教材1部,主持校级教研项目2项,参与重点教研项目1项,撰写教研论文5篇,获得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获校级第六届及第七届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各1项,获材料与化工学院教案比赛一等奖及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2020年,指导的研究生获陕西省互联网+大赛省级银奖,校级金奖;指导的大学生“探索杯”科技竞赛获西安工业大学一等奖,“挑战杯”科技竞赛获陕西省三等奖。获批2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材料化学”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面向工程及应用的材料化学卓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3. 科研项目
从国家“十一五”计划开始,在国防领域,主持了军委科技委、国防科工局、装备发展部、中国兵科院(国家“十一五”到“十四五”,20年持续支持的国防重点装备创新特区项目、基础产品创新科研项目、兵器联合基金、兵器创新基金、共用技术等)等十余项国防重点型号项目;在民用领域,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青年基金项目、陕西高校青年创新团队、陕西省两链融合重点项目、陕西省科技统筹重点产业链、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合作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和校企合作项目数十项。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了国家973项目、国防973项目和国防“十一五”到“十四五”规划项目以及省部级项目数十项。
主持的部分项目:
1.        陕西省“四主体一联合”校企联合研究中心:轻合金新材料技术研发
2.        陕西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军民用轻合金表面防护技术
3.        西安市重点实验室:军民用腐蚀防护与功能涂层技术
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弹塑性压应力诱导镁合金腐蚀敏感性研究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401155):ZrO2溶胶/纳米颗粒协同诱导铝合金阴极等离子体电解沉积制备热防护层的组织与性能
6.        军委科技委创新特区项目:自修复超疏水涂层在镁合金轻武器上的应用
7.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十三五”联合基金项目:**活塞热防护层材料研究
8.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发展部“十三五”共用技术项目:***镁合金技术研究
9.        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十三五”兵器创新基金:铝合金表面纳米化复合等离子体电解氧化涂层制备及***
10.        国防科工局项目:先进高耐温***技术研究
11.        陕西省科技统筹重大产业链项目(2016KTZDGY-04-01):高品质镁合金多功能长寿命复合防护技术
12.        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GY-111):镁合金部件表面多功能超疏水协和涂层及原位快速涂层修复关键技术
13.        陕西省自然科学重点项目:弹塑性应力对镁合金腐蚀行为的影响
14.        陕西省教育厅产业化培育项目(17JF009):镁合金部件表面多功能长寿命超疏水协和涂层技术
15.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5JQ5175):ZrO2溶胶/纳米颗粒诱导铝合金CPED热防护层的组织与性能
16.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镁合金表面超疏水长寿命复合防护技术
17. 榆林市科技计划项目(2016-16-4):镁合金部件表面多功能长寿命复合防护技术
18. 无人机用高强韧镁合金材料制备技术,合作单位:中国北方发动机第70研究所
19. ERW直焊缝套管在CO2、Cl-共存的沟腐蚀试验及腐蚀工况实用性评价,合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管材研究所
20. ERW套管X-射线残余应力及焊缝、热影响区力学性能实验及适用工况适用性评价 ,合作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管材研究所
作为技术骨干参与的部分重大项目:
1.        国防973项目:***先进柴油机关键材料基础研究
2.        国家973项目(2012CB619606-2):先进金属基复合材料工程化技术应用基础研究
3.        国防973项目(51***2B):镁合金***变形组织演变
4.        装备发展部“十三五”集成制造项目(40402***03):***柴油机活塞制造与应用技术
5.        装备发展部“十二五”项目(40402***09):***镁合金箱体制造与应用技术
4. 学术成果
获奖
获军委科技委全国“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优胜奖、陕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及二等奖、西安市科学技术三等奖、陕西省高等学校优秀论文三等奖、西安工业大学科技进步特等奖,陕西省腐蚀防护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十余项奖励。发表论文60余篇,SCI、EI收录30余篇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十余项。
部分代表性论文
[1] P. Wang, Qianqian Yuwen, J.P. Li,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PEO and CPED composited ceramic coatings on Al-12Si allo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788 (2019) 61-66 (SCI一区,IF:5.8)
[2] P. Wang, J.P. Li, Y.C. Guo, J.L. Wang, Z.Yang, M.X. Liang, Effect of zirconia sol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hermal-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PEO coating on a cast Al-12Si piston allo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57(2016)703-710(SCI一区,IF:5.8)
[3] P. Wang, J.P. Li, Y.C. Guo, J.L. Wang, Z.Yang, M.X. Liang,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he composited ceramic coating with thermal protection feature on an Al-12Si piston alloy via a modified PEO proces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82(2016)357-365(SCI一区,IF:5.8)
[4] P. Wang, J.P. Li, Zhijun Ma, Peihu Gao,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CPED coating with zirconia sol addition on an Al-12Si allo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740(2018)735-742(SCI一区,IF:5.8)
[5]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Wang Jianli. Ceramic coating formation on a high Si-containing Al alloy by PEO process. Surface Engineering,2016,32(6):428-434 (SCI)
[6] Wang Ping, etal. In situ formation of Al2O3- ZrO2-Y2O3 composite ceramic coating by plasma electrolytic oxidation on ZAlSi12Cu3Ni2 alloy,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s, 2018, 35(4):363-370. (SCI)
[7] Wang Ping, Zhou Liguo, Han Jing, Effects of yttrium nitrate on microstruc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ce of ZrO2-Y2O3 ceramic coatings prepared by a modified PEO process on an Al-12Si Alloy. Surface Review and Letters, 2017, 24(2):1-11 (SCI)
[8]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Wang Jianli. Effects of Yttrium ion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ZrO2-Y2O3 Coatings Formed by PEO on Al-12Si Alloy.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4,29(5):1044-1048 (SCI / EI)
[9]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Effect of Sn on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Mg alloy anode materials.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2012,41(12):2091-2095 (SCI / EI)
[10]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Xia Feng, Wang Jianli. Effect of tin addition on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strical properties of rolled AZ61-Sn magnesium anodic materials. Rare Metals,2011,30(6):639-643 (SCI / EI)
[11]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Growth Proc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eramic Coatings of Micro-arc Oxidation on Mg-Zn-Gd Magnesium Alloys.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2010,20(11):2198-2203 (SCI / EI)
[12] Wang Ping, Li Jianping, Guo Yongchun,Yang Zhong. Growth proc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ceramic coating of micro-arc oxidation on Mg-Gd-Y magnesium alloys. Journal of rare earths, 2010, 28(5):798-802 (SCI / EI)
[13] 王萍,周立果. Si含量对铝合金表面PEO陶瓷层组织及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47(2):521-529(SCI / EI)
[14] 王萍,韩婧,李建平,郭永春,杨忠. ZrO2纳米颗粒对Al-12.5%Si合金PEO陶瓷层微观形貌及热防护性能的影响,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7,46(5):1346-1352(SCI / EI)
[15] 王萍,刘道新,李建平,郭永春. Mg-Gd-Y系合金微弧氧化层生长机制及耐蚀性研究.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1,40(6):995-999  (SCI / EI)
[16] 王萍,李建平. Gd对ZK60铸造镁合金组织和耐蚀性能的影响.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37(6):1056-1059  (SCI / EI)
[17] Wang Ping, Han Jing, Effect of ZrO2 nanoparticles on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thermal-protective properties of PEO coating on a cast Al-12Si piston alloy,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9,34(1):156-164  SCI
[18] Wang Ping, Li Bin, Li Yaoyao. Microstructure and thermal-protective property of CPED coating with ZrO2 nanoparticles addition on Al-12Si alloy,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2019,34(5):1187-1192. (SCI / EI收录)
[19] 王萍,王刚,李建平,郭永春,杨忠. Mg-9Gd-3Y镁合金PEO复相陶瓷层电化学腐蚀行为.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4,35(10):189-194   (EI)
[20] 王萍,李建平,郭永春,杨忠. Mg-Gd-Y系合金微弧氧化陶瓷层生长机理及耐蚀性. 硅酸盐学报,2010,38(5):903-907  (EI)
[21] 王萍,李建平,郭永春,杨忠.Sn对Mg-Al-Sn-Zn系海水电池用镁阳极材料组织及电性能的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33(9):1116-1121 (EI)
[22] 王萍,李建平,郭永春,杨忠.Zn对Mg–Al–Pb–Zn系镁阳极材料组织结构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硅酸盐学报,2011,39(12):1988-1992 (EI)
[23]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Wang Jianli. Effect of Yttrium Ion on YSZ-Al2O3 Composite Coating Formed by PEO on a Cast Al-Si-Cu-Ni Alloy. Materials Science Forum, 2013,765:668-672   (EI)
[24] Wang Ping,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Wang Jianli. Effect of Tin on Microstructure and Electrochemistrical Properties of Mg-Al-Sn-Zn Magnesium Alloys Anodic Material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1,198:1129-1134  (EI)
[25] Wang Ping, Liu Daoxin, Li Jianping,Guo Yongchun Yang Zhong. The mechanism of PEO process on Al–Si alloys in Zirconate solution.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2,480:178-181  (EI)
部分授权专利
专利1:一种在金属或金属复合材料表面制备热防护陶瓷层的方法,王萍 等,专利号:ZL201510012668.2
专利 2:轻合金及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减磨协和涂层的制备方法,王萍 等,专利号:ZL201510892742.4
专利3:金属及其复合材料表面耐蚀原位修复涂层的制备方法,王萍 等,专利号:ZL201510893517.2
专利4:铝、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表面热障涂层的制备方法,李建平,王萍 等,专利号: ZL201010196233.5
专利5:王萍,李斌,李建平,李瑶瑶,郭永春,杨忠. 金属及复合材料隔热耐蚀抗疲劳复合防护层的制备方法,国家发明专利,201911081569.4
5、联系方式:
邮箱:wping0922@163.com
电话:13891910659

标签:

热门话题